心灵解码

宅在家中工作学习,如何产生“心流体验”?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3-25   浏览次数:

来源:网络转载 原创:北京大学心理中心

宅家工作学习,如何产生“心流体验”?

在家学习上课将近一个月了,大家感觉怎么样呢?

与以往不同的开学姿势,也许会给每个人都带来很多不同的体验:

每次都要定十个闹钟叫醒自己去上课。

手机好像长在我手上了······

我好像长在床上了······

往那一坐,脑袋空空。

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单纯只是学习工作效率出现问题的话,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调节即可。但比较令人担心的情况是,因为生活节奏和环境发生变化,无法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不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焦虑和失落的情绪就会逐渐产生。

逐渐丧失动力······

即便国内趋势逐渐平缓,国外的各种负面消息也很难让人不去关注。如果担心焦虑着疫情的形势,每天摄入过多信息,为各种事情感到愤怒与无力,失控的感觉就会让人越来越难以感到快乐。

不过目前居家隔离的这种状态,某种程度上让我想起了荣格为自己构建的独处空间。

在瑞士圣加仑,靠近苏黎世湖北岸有一个名为伯林根的村庄。1922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选择在这里建起居所,最开始他建起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房子,将其称作“塔楼”。在一次印度之行中,他发现当地人有在家里开辟冥想屋的习俗,之后他便在自己住所中开辟了一座私人办公室,“在休息室时,我可以独处。”,荣格会在这里冥想、写作、进行有难度和需要创造力的事情,他说:“从一开始,我就感觉能够在这座塔楼里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恢复。”

那么,我们怎么能让自己独自在家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也在感受上更舒适自在呢?

心流体验

这里,我们将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概念介绍给大家。

心流体验,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心流产生时同时会带来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米哈里认为,经历心流体验会给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得掌控感,提高自尊水平,从而获得幸福感。

你曾经有过心无旁骛物我两忘的状态吗?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也不愿被打扰,会抗拒中断。事情完成后,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就像美国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谈到自己的心流体验时说:“当你沉浸在工作中,你便失去时间感,完全出神,全副精神都贯注在所做的事情上……当你将某件事情做得十分出色时,你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米哈里曾整理出构成心流体验的八个要素:

1、这项工作是我们可以完成的。

2、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

3、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

4、这项任务有即时的反馈。

5、我们能投入到行动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会因此一扫而空。

6、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7、进入“忘我”状态。

8、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01 选择你要做的事情

米哈里认为,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就有可能产生心流。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挑战与能力的关系转变,个人的体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个体能力应对挑战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就容易感到无趣;当两者均位于最高点时,最容易产生心流。

另外,心流体验多集中在偏爱的活动上,如做手工、欣赏音乐、健身、打球、烹制佳肴等,在开车、与朋友谈话时也有可能出现。至于工作和学习时间,心流体验更是经常发生,但当人们从事被动、消极的休闲活动,如看电视或刷手机时,心流体验往往最为罕见。

你可以用一周或两周时间,记录自己的日常感受。例如自己什么时候心情最好,什么时候最差?看电影时是否像想象中那样兴奋?运动健身时是否像预期的那么疲累?一定要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应该”产生的感觉。对比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就可以科学地反思自身,为何心流体验出现在特定的活动和情境中。

当我们喜欢一件比较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对这件事情有了解和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时,这件事情可能是容易让你产生心流体验的事情。

但是,现实中我们会面对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这时候应该如何调整,让自己进入心流体验呢?

02 明确目标与及时反馈

当你玩一些优秀的游戏作品时是否常常会感受到心流体验?那是因为游戏拥有明确的目标(获得胜利/升级/获得分数),这个目标会被分解为一项项任务,针对你的每个操作游戏都有及时的反馈,并且游戏中积极的反馈可以令人产生愉悦感。

米哈里的研究发现,成人生活中的心流多出现在工作时期,而非闲暇时刻。实际上,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感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足的时候,多半是在工作和学习时间。

仔细想想,工作学习其实比我们整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更接近游戏,它有明确的目标及实行规则,我们可借由完成作业、提高成绩、自我成长来获得回馈。工作学习常常能使人全神贯注、心念集中,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能力(或是经由努力可发展的能力)是相符的。由此看来,工作似乎与游戏、运动、音乐、艺术等可提供心流感受的有益活动具有相同的内在结构。

所以我们可以调整自己任务去更贴近游戏的模式——适度的挑战、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反馈。

首先,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设定一个自己认可的目标。当你发现面对某项任务,自己处在“焦虑”担心”的状态时,尝试去理性思考自己的能力与任务的差距,有办法可以降低任务的难度吗?是否能寻求别人的协助?有什么渠道和方法去学习缺少的技巧?

设立目标

针对具体的目标,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将其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具体考量自己实际可以做到的情况,并且细化落实到每周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即使是很简单的梳理,将任务排出轻重缓急,也能传递一种掌控感给自己。

分解目标,落实实践

然后,追踪自己的目标,让自己时刻知道,进度是在不断推进的。在完成每项任务后认真给自己设立一些奖励机制,那可以是喜欢的物品、想做想玩的事情、一杯奶茶、一顿火锅,或是心理预设反馈,甚至可以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东西:比如说学霸们记的满满的日程表,一张美美的自拍,甚至是一句中二的口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反馈本身往往并不重要,它们对我们的象征意义才重要。总之,踏踏实实地让自己开心一下,让自己相信,我们在打怪升级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为自己加油打气

03 全神贯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怀疑或疑问打断:“我为什么这么做?我是否该做这件事?” ;或是担心明天的状态、下周的pre、下个月的考试、一年后的实习、两年后的找毕业论文……这些干扰对我们心智和精力的损耗,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

尝试暗示自己:我先着手做一点点事情,然后再来想这些。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努力让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下,放在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

给自己一个安静独立,最好可以令自己感觉舒服自在的环境。学习工作时在空间上与家庭成员分隔开,离开家里的猫猫狗狗,整理自己的工作环境,清理桌面,把手机藏起来,也许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调整状态。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要使自己相信,我们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拥有自主权,赋予自己掌控感。

现在去尝试一下吧,希望大家都可以宅的快乐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