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解码

不逝的青春校园:如何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期?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0-10   浏览次数:

Introduction
导读

一、大学新生如何应对一般性适应问题?
二、大学新生如何应对适应障碍?
三、新生家长如何应对大学新生适应期?
四、杏仁核·专家说:如何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要求的统一?(史占彪教授分享)

轻轻的风
轻轻的梦
轻轻的晨晨昏昏
不逝的青春校园,流水的“懵懂新生”。

不管内心深处,你是否理解了大学生活的意义、是否体验到了青葱校园的美好、是否期待日后作为学长、学姐的“荣耀”,不管你是否真正的适应了你的大学生活,时光如水,大一新生是你只会拥有一次的一个代号。

“新生适应期”如同一种特殊感冒,嗅到你身上那股刚窜入校园的青春气息才会发作,不去管它,咳嗽了一阵,它也会不药而愈,似乎就此消失不见;但是,如果你没有用心疗愈,下一次冷风来袭,你会发现它的病毒还潜藏在身体里,让你在校园、在走在校园之外交错的大路上依然会昏沉、迷失方向。

新生个人篇:正确应对一般性适应问题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曾提出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情绪、行为等结果(C),并不是我们所面对的事件或情景(A)直接造成的,这中间还会受到我们的想法或者思维/认知模式(B)的影响。

A(Activating Event)——事件或情境

B(Beliefs)——你对这个事情或情境抱有的信念(即你的态度,想法,评价,解释)

C(Consequences)——结果:情绪结果(比如焦虑),行为结果(比如攻击),生理结果(如心悸,手脚冰凉)

那么面对“新生适应期”这个情景或者说面对“新生刚刚进入大学所遇到的困难: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方面的种种不适应的事件”(A),新生具备什么样的认知(B),可以帮助他们采取更好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呢?

其实在上篇中,我们就已经说明了,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80.1%的新生不知道在大学里怎样学习,在一项针对数百名新生的心理适应水平调查中,较差和很差的占65.8%。在一项调查中甚至有48.6%的新生认为“大学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已经影响到了自己学习”。①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大学新生,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状态等等方面感到困惑、难以处理、焦虑,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你感觉到对新生生活不适应,不要认为你所遭遇的不适应是因为你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不够好,应该认识到这是大部分新生都会面临的一个状况。事实上,能觉察到这种不适和焦虑恰恰是适应机制良好运转的表现。

当然,这里主要指一般性的适应性问题。一般性的适应问题不仅局限于大学新生,初学、初婚、初离、初死(玩笑)都有适应性问题。总之,适应性问题不可怕,任何人在新经历过去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新环境、新任务、新目标、新方式、新人际关系时,都会有忐忑,有担心,有焦虑。

但是如果出现时间比较久,程度比较重的的适应不良,那可就不是普通的“一般性适应问题”了,而可能是“适应障碍”。那么如何应对适应障碍呢?这些内容将在下文,新生如何应对适应障碍的部分介绍。

面对一般性适应问题,除了对此有正确的认知以外,新生在行动方面还可以做什么呢?

国内有学者采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36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各因素与社会支持成极显著正相关。①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关注和精力投入都在持续增强,虽然还有不够完美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可资使用的支持资源。

所以,对于新生而言,可以做的就是,积极应对、主动寻求帮助,利用个人、学校和家庭已有的资源,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个人渠道的朋辈支持网络;
朋辈渠道涵盖了学长、新生同学、中学同学,以及同辈朋友等在内的群体。对于其他新生和自己的中学同学来说,由于处在同一个求学发展阶段,遇到的不适应的问题和感受是类似的,相互之间的“吐糟”——无论是面对面的,还是电话、视频,有助于新生找到共鸣,会让刚进入大学阶段的无助、孤独感淡化,同时这种交流本身也是在巩固原有的人际关系(和老同学),并扩展新的人际交往(新生和同辈朋友)。

另外,还可以在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中获得一些学习、生活经验,这对于新生从心理上进行调节,适应新生学习、生活环境,拓展人际交往都是必不可少的。

2. 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就教学管理和师生关系而言,中学有固定教室、固定座位、班主任还会监督管理课堂的学习情况,这构成了一个高密度的人际氛围,而大学的课堂管理要自由、轻松得多,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大多仅限于课堂,大部分老师讲完课就离开,很少有老师会主动找学生交流。②

面对这种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的转换,新生学习上的“归属感”会降低。这是学习阶段的不同和大学教育强调自主性和综合性的目标导向决定的客观情况。新生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放下心里的负担,不要考虑“老师是不是太冷漠”、”我会不会太莽撞”,停下这些“内心戏”,大胆主动的与老师交流、寻求老师在专业学习或大学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

3. 积极参加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目前,目前我国高校的新生适应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也有些可资新生利用的资源。我国大部分的入学教育活动集中在新生军训期间,在为期大约两周的时间里,新生会接受许多与大学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如校史校情、安全管理规范、图书馆的使用情况介绍、学科专业的介绍、还有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筛查等等,很多学校还会在军训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迎新晚会等等活动。②

这是新生集中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时期,新生应该积极参与,留意相关信息,比如了解学校图书馆、学生工作部门和心理健康中心等等学校职能部门的运作机制和联系途径,新生在遇到相关困惑或问题,但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有这些信息至少就会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和专业帮助,而不会完全手足无措。

4. 学校的朋辈互助组织和其他社团
前面提到了新生可以寻求朋辈的支持,更多是新生个人原有的或随机发展的朋辈人际交往关系。另外对于高校而言,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的“传帮带”机制,作为官方的朋辈互助组织。例如,虽然不是每个班都有在职老师担任专职的班主任,但是很多高校都会安排同专业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联络员或辅导员助理。

另外,高校的社团也是新生可以获得归属感和支持的载体。社团大多是以兴趣和志向凝聚的,而且都会有高年级的老生,志趣相投是交往最好的敲门砖,社团是新生建立自己在大学最初的人际交往是非常好的渠道。

同时,需要新生特别注意的是,刚刚入学、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要注意保护自己。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新生都需要注意界限、把握底线,遵纪守法、保障自己的安全。比如,女生不要在独自和刚认识的异性太晚外出等等。

5. 寻找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进入大学后,因为很多新生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人,独自在外生活,所以,“想家”也就成了很多大学新生不可避免的一种心理体验,尤其是适应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是渴望得到家人的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

多多与家人保持交流和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来自家庭的支持和影响也确实会对新生的生活适应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②当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与家人有非常良好的互动,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家长如何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应对新生适应期也是需要思考的,对此下文也有一些给家长的简单建议。

新生个人篇:如何应对适应障碍

一般性的适应性问题通过上述的调节和各方的支持,应该可以得到缓解,很好的应对。但如果是前文提到的“适应障碍”,则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危机干预。

那么“一般适应问题”“适应障碍”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普通的“适应问题”,症状零散,程度轻微,时间较短,随着对大学学习方式,生活行为,人际关系,发展目标的自我探索;经过2-3个学期后,情形自动就会明显变好,只要前期人格基础较好,就会发生这种“自适应”性的改变。我们前面提到的正确认知与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各种方式,所做的其实是希望借此可以让这些一般性适应问题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降低。

“适应障碍”通常是在从儿童期直至中学阶段开始的,诸多心理,情感与个性发展中业已存在的问题,在新环境中的集中爆发,它可不是随便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过去的了。严重的争吵,打架,同伴中严重的耻感,学习生活的适应不良,逃课,处分,退学,甚至都可以达到创伤水平。慢性的敌意,不开心,低行动力,内心仇恨的积聚,可以成为后期神经症性反应的促进性因素。
(注:以上关于“一般性适应问题”与“适应障碍”的内容,引用自郑希耕教授的分享)

在专业的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也将以下的几个症状作为诊断适应障碍的参考标准:

  • 感到心境低落、流泪或无望;或者觉得紧张、担心、神经过敏、焦虑;或者上面的感受交替出现。
  • 行为紊乱,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 这种状况持续超过3个月。③

以上仅症状描述作为参考,如果新生有上述的状况出现,那么建议考虑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诊断和必要的心理辅导。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在面对求学、就业等外在情景变化或事件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杏仁核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创伤研究与心理援助课题组的公众号,我们致力于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创伤评估及干预方法,传播心理科学知识,结合新技术,为国民提供普惠的心理服务。为了将进行的公益科普工作做得更好,现招募实习生,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加入,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细信息。

新生家长篇:回归二人世界,理解万岁

对于孩子处于新生适应期的大部分家长而言,他们正处于40-50岁,即发展心理学上所说的成年中期,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一个再生力对停滞的时期。他认为一个人在成年中期或者重新激发活力,为家庭、社区、工作和社会再次做出自己的贡献,即所谓的再生力,或者进入停滞状态。④虽然其他角色也可以满足再生力的需求,但他认为具有再生力的人通常是通过养育子女表现出再生力,努力扮演好引导和鼓励下一代的角色。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孩子的成功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但是,就像我们在上篇提到过的,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的离家求学已经进入“空巢期”,父母本身也会陷入情绪低落的适应期当中。此外,父母会发现对于孩子,可能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掌控的感觉,没办法通过影响孩子来实现价值、焕发活力。考虑到这样的背景,杏仁核君认为,家庭对于孩子的支持,其实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

首先,调整原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进入大学,对孩子来说是新生活的开始,对父母同样也是。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孩子是家里的轴心,孩子的离家求学,也意味着日常生活再次由三人家庭回归到两人。这个时候原生家庭的夫妻二人需要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最简单有效的策略是,不如借这个机会重新开启久违的“二人世界”的大门。孩子离开家,夫妻两人会有更多的时间彼此相处,不用整天考虑怎么给孩子补充营养,甚至房间都可以少收拾一间了,趁机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很棒的选择。

或者培养一项兴趣爱好、甚至开启事业的第二春,尝试下以前想做但没机会做的“创业”小想法,都可以。按埃里克森的说法,展现自己的再生力。

其次,给予孩子更多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发展心理学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对孩子既有明确、合理的规范和要求,同时,有允许孩子有一定的独立和自由。⑤国内也有研究认为严父慈母组合的大学生心理适应水平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优势。⑥但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严格来说,这些教养方式的影响,规范意识的树立,在孩子进入大学前就已经形成了。面临新生适应问题的时候,孩子已经进入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注重追求独立性。另一方面,进入大学,时代不同、地域有差异,很多问题可能是家长自己也未曾遇到的,即使家长希望干涉,也不一定能够提供非常合理的具体的建议。

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是放手,做孩子坚强的后盾,给孩子多一些独立的空间。

但是放手不是放任,保持沟通、多多鼓励和表达感情与精神上的理解,不粗暴的干涉,是父母帮助孩子度过新生适应期的最好支持。这些说起来空洞,但其实并不难,要说难也就是心态的转变,而不是实际操作。

梁启超先生的九个孩子,有七个留学异国,他以书信与孩子交流,写下了近百万字的家书,聊做事、为人之道、劝说兄弟和睦、劝孩子多和母亲联系等等,无所不谈,但从不施家长的权威,强加于孩子。比如,虽然梁启超自己的婚姻很传统,但是谈到孩子的婚姻的时候,却毫不僵化。对于如何处理孩子的婚姻问题,他不无得意的总结到,"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老夫眼力不错罢。"而这经验的其中一个硕果,就是成就了一对羡煞众人的贤伉俪:梁思成与林徽因。

1928年,林徽因、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婚礼期间留影

杏仁核·专家说

自我发展与社会要求:适应的最终目标是过上有价值的生活

在上篇的认识新生适应期问题中,史占彪教授做了精彩的分享,他从大学新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要求的角度解读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他指出自我发展与社会要求的矛盾,也是造成适应问题的一个关键,具体表现在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这三个自我的冲突与平衡方面,而以下是史老师给出的如何应对的新生适应期和度过大学生活的建议:


史占彪教授
中国注册心理教练首席专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
中国科学院心身健康促进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
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首批加拿大认证焦点解决高效教练(CSFC)

以下是访谈的部分录音文字稿(略有删减)

第一个建议就是说,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要看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差别。

在中小学学习的时候,好像特别看重外在动机,我必须考一个好学校,我必须上一个好大学,必须成绩考得很好,这是中小学里面比较主流的一个动机。

那么,在上了大学之后呢,已经上了我想上的大学了,现在我自己长大了,我可以自己做主了,我可以自己选专业了,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这叫内在动机。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不能像中小学生一样,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听从学校的安排,要有更多的自由度,外在动机正在削弱,内在动机正在提升,也就是说我自己想干什么?我需要什么?我愿意干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这好像越来越重要了。

是因为有了内在动机的激活,有了内在兴趣的牵引,使得我们会走的更远、激情万丈,然后持续的去努力,愿意去坚持,而不是为了什么(外在的目的)而去做什么。所以这里面就要注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整合,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内在动机,而不是完全的外在动机的牵引。

第二个就是说关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原来在中小学领域里面完全是学校的教育,老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有铁的纪律、有很多课外的作业、有很多作业、有很多题目、题海战术,要学很多,要认真的学很多。因为那是纯粹的学习、理性的学习。那么到了大学里面它是有方向的学习,而且这个学习除了知识的学习之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学习,还有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学习,它有更多广泛的意义。而且这个学习是目标导向很明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工作,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一个过渡。

实际上是从少年时期变成青年时期的一个过渡。少年时期可以懵懂不知,完全听从社会的安排,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到了青年时期,他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态度,那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当中——青年时期真正给了你自由,你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看起来很自由,其实责任更大。

那具体的,如何去把握好自我需求和社会要求的方向的?

首先,要有目标。因为自己说了算了,自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专业了,自己可以去选择考不考研究生了,自己选择可以经过什么样的日子了。所以这个目标很明确,一定要重视目标,心里要有数,要干成什么样,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呢,要相对聚焦。因为大学里面太浪漫了、太丰富了、社会的诱惑太多了、社会的选择面也很宽了。我们还真的要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能量,用到最重要的事情跟目标有关的方方方面去。

第三个呢,就是兴趣。因为这里面就是说,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是说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而去学习,可能更多的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更有价值的一种生活。你自己想干什么,愿意干什么?发自内心的对什么有好感?这个兴趣,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内在动机所牵引的这么一个动力、潜力和活力所支撑的一个事情,是特别需要我们去把握好,需要重视的。

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只要是有了清晰的目标,有了聚焦的一个态度,有了尊重自己的兴趣的出发点。那他就会不知不觉的把自我的需求,自然而然的去导向一种社会的要求。因为你过得很好,你活得很好,你学得很到位,学得很过瘾,学得很痛快,学得很有价值,就是父母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所以自我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是相通的。

适应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走进新世界,而适应的更进一步是在新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融入新的世界,在其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过上有价值的生活。适应不是适应的本身的目的,生存才是;生存也不应该是生存的目的,发展与创造才是。

所以,带着些许困惑,在新的校园中努力的探索,找到属于你的那片天空,尽情翱翔。我想这或许是史老师给出这些建议的真意,或许也是当所有新生们不再是新生的时候希望拥有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