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广大吃土少年少女们翘首以盼的双十一就要到了。在我们津津乐道地讨论着要剁几只手、种了多少草,并不断在购物车商品数量上限的边缘试探时,似乎这个日子原本的含义已经被我们渐渐淡忘了。
双十一这个神奇的日子,从最初的光棍节,被情侣们过成了情人节,而后又被各大电商平台打造成了购物节。如今的双十一,我们只吃土和狗粮,我们是快乐的单身狗,凭本事单身是我们最自豪的勋章。
然而在我们没心没肺的笑容背后,或许都藏着一个渴望亲密关系的小人儿。他们平时躲在我们内心的角落,谁也找不到,但每当风雪突然袭来的夜晚,或是一个人吃一碗泡面的时刻,这些声音就会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在哪一刻,你会突然觉得有点孤独?
“夜里十一点突然想吃馒头,兴冲冲地查菜谱、揉面、等它们发酵,最后掀开锅盖看到挤在一起的小白馒头时,觉得自己简直是宇宙之王。但蒸汽散开后,我却盯着吃不完的馒头直发愁,最后直接盖上被子睡觉了。“
“一个人包场看了期待很久的电影,片尾的字幕还没有滚完,灯就亮了起来,我和站在门口的保洁阿姨面面相觑,但依然坚持看完了片尾的彩蛋才站起身来。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门口空无一人,可乐杯掉入垃圾桶的声音清脆得有点刺耳。“
“早上四点半被蚊子咬醒,再也睡不着了,房间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站在窗边看着天空一点点亮起来,才发现这个城市是真的好大好大。“
©tombland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也许,我们比想象的更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拥有“独处”的能力,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
什么是“独处的能力”?
人格心理学家Burger[1]认为,独处是我们与他人没有社会互动。哪怕我们置身于人群中,但没有与他人的信息交流时,也往往称为独处(Burger JM, 1995)。
我们常常将独处认为是孤僻的象征,但是心理学家Larson[2]认为,独处分为两种,非自愿独处和积极独处。
非自愿的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而积极独处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Larson RW,1990)。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是一种自主的积极选择。
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在我们的Seed课程中,曾经讲到情绪与社会化的变化,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有关丧失和自我价值的议题。老师邀请了学员们在作业中思考对于“独处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理解。
想把这些真实的感受一起分享给你,或许能帮你找到与自己融洽相处的秘诀。
Cloris,Seed课程二期学员
“独处的能力”,这是一个简单又让人有惊喜的描述。
独处,独自一个,与自己相处,在某一环境里,没有别人,只有我;能力,指顺利、有效完成某种活动所需具备的心理条件。
独处的能力意指一个人即便孤身一人,内心依然具有充盈感和安全感,即使是一个人,也照样能够顺利且有效地完成心之所向的活动。
这里所言的“独处”并非惶惶不可终日、顾影自怜、等待他人陪伴的孤单状态,而是内心充实、能够有效管理情绪、明白自己眼下想做什么、能够发挥自我意志、享受当下的过程。
李开宣,Seed课程二期学员
假设一个人可以在人群中很好的穿梭,另一方面也可以与自己独自相处,和自己的灵魂对话,那他的精神一定是自由的,富饶的。他不会过度依赖外在来修饰自己,也不会依赖某个人来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
在与人相处时,他保有独立的精神,不依从不盲从。他有自己的界限也会有很好的亲善共情能力。
他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生命中也许会遇到坎坷,但他有一颗坚定的心指引自己的灵魂前进。
我们如何拥有独处的能力?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独处不利于力量弱小的个体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存活,人类选择群居的方式和各类利他行为,都是为了提高整个种族的适应性,更有机会流传基因。
因此,自主选择积极独处的人,往往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独自面对生活。
马斯洛认为,积极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重要特征,他们独处并享受孤独。
在Seed课程中,学员们尝试结合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马勒理论,解释了我们是如何发展,才使独处成为我们的积极能量。
小钰,Seed课程二期学员
在婴儿期阶段,根据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
· 当婴儿在12~18个月左右学会行走后,探索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大,与周围环境和人有更多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分离—个体化的体验。
· 直至36个月左右,马勒认为婴儿能够非常明显的完成分离—个体化。也就是说婴儿已经具有客体永久性,能够在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独自玩耍,而不会过分焦虑不安。
当个体继续发展,他会经历幼儿期、小学期,能够更长时间地离开母亲、离开家庭去探索外界,获得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八阶段理论中提到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感后,进入到青少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面对着同一性的任务。即需要建构对“我”自己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包括明确“我是谁”、“我的价值”、“我选择的未来生活”和“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命题。
张添,Seed课程二期学员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年期个体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繁衍对停滞”,也就是不断生成与固定化的矛盾,部分个体可能是生成与丧失的矛盾。
这一时期的个体面对的可能是:
· 在生理方面的退化、认知能力的稳定或下降;
· 职业方面的瓶颈感或因突破获得的幸福感;
· 家庭关系方面面临子女的“分离—个体化”、子女成家带来的新的家庭关系;
· 亲友病故、新增人际关系减少甚至没有。
以上变化可能会引起个体对孤独感体验增强,主动或被动地面对“独处”。如何面对并消化“独处”所带来的情绪,可以反映出个体情绪发展是否成熟。
中年期独处,更像是一种选择,一种可能更符合人的发展的选择。
简而言之,个体拥有独处能力的条件是:
童年时期的“分离-个体化”任务完成,我们能够安心的独处;
青少年时期完成自我认同,我们能够自信的独处;
中年期具有繁衍感,我们能够自如的独处。
独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对父母:
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爱
吴觅楚,Seed课程二期学员
一个人身为父母是否能明白“亲子之爱是指向分离的爱”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如同几个月大的婴儿一般,与孩子保持着共生关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势必无法很好的面对分离带来的重创和空虚,或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独立发展,与父母形成扭曲的关系。
对伴侣:
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
计雅婷,Seed课程二期学员
听了仇老师的课,有很多有共鸣的点,也特意找来看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这周先生提前把女儿和奶奶送回老家,当我回到家一个人坐在地板上,打开喜欢的音乐,突然感觉没来由的无比美好,我太想念这种孤独的感觉了。
恋爱之初记得看过一句话,“最可怕的孤独是你和你想倾诉的人在一个空间,却在不同频率”,当一个人很大限度地依赖另一个人,他是不是真的有足够独立的人格,他是否拥有一种独处的能力?
独处的能力不是说你完全独来独往,是指你可以社交但也能独处,能够体验这种和自己内心对话的能力。
对自己:
我就是我,最独特的烟火
Tao,Seed课程二期学员
从青少年到成人,如果很好的完成了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个体就能形成独处的能力,能够对父母、家庭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不会被他们控制,同时也能处理好与他们产生的负面情绪。
或者说能清楚的界定各种关系的边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感觉自己长大了”。否则就像日常所说“我内心还是个宝宝”、“妈宝”、“爸宝”。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在《孤独的城市》中写道:
我想要被看见、被包容、被接纳,同时,我又感到自己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让我没有安全感。当我被一对一对的情侣或是一大群人所包围时,我会尤其害怕别人投来评判的眼光。
但这些感受的起因终究是孤独,它们也始终会向两个方向激荡——渴望亲密,躲避威胁。
生而为人,我们一直在亲密和自主的天平上不断倾斜,哪一种倾向都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你的感受。
若你是party animal,也不愿你为了独处而孤独。
若你正在独自一人,希望你早日找到专属支柱。
若你在独处中快乐,那就享受自我接纳的瞬间。
祝你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享受自己的陪伴。
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
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奥利维娅·莱恩